2023-10-180次浏览来源:网络
(海滨留学:2023年考研人数预测超520万,除考研?还可读国际硕士)
考研报告预计,202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人,竞争更加激烈,Z世代大学生会如何选择?
我们先看看2000年—2022年的考研人数变化。
考研难度越来越大
预计2023年报名人数或超520万
据界面新闻报道,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超3599万,2022年中国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076万人,同比增加167万人,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,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长。
近年来,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,在毕业生就业压力增长、研究生招生继续扩张,尤其是留学难度增加等因素的刺激下,许多应届毕业生以及往届毕业生,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、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,竞相加入考研大军。
“2022考研各学科门类国家线单科普涨3分左右,总分线普涨10分以上。随着研究生招生方式多样化,重点院校推免生比例居高不下,考入名校难度也加大。”
考研面临愈发激烈的竞争。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,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,创下历史新高,增幅达到21%。
同时,招生人数不断增长,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56万,2021年达到117.7万,2022年预计达到120万左右。此外,报告显示,与2021年3.37:1的考研报录比相比,2022年报录比将达到3.8:1。
考研报告预计,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。“而这只是保守的估计。”
根据此次报告的调研,七成以上的考生选择报考同级别或更高级别的院校。有将近30%的同学可能会选择看似比自己本科院校低一个级别的学校。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?因为,部分学生为了提升“上岸”的几率,会选择比自己本科院校低一个层级,但专业排名更靠前的学校。
“可以看出,考生整体上岸以及被录取的诉求越发显著。大家在择校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理性。”
大学生升学意愿日趋强烈
越来越重视高含金量证书
据21世纪经济报道,近年来,就业已成为谈论中国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话题,大学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日趋强烈。白皮书显示,面对“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工作”的问题,有54%的受访者希望继续深造。
据调研,从绝对值来看,大学毕业生学历越高,起薪越高,对工作的满意度也越高。除学历外,大学生也重视高含金量证书等“求职硬通货”的获取,以求在未来赢得企业更多的青睐。
考研真的越来越难了吗?
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,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457万,创下历史新高,增幅达到21%。
同时,招生人数不断增长,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56万,2021年达到117.7万,2022年预计达到120万左右。与2021年3.37:1的考研报录比相比,2022年报录比将达到3.8:1。预计2023年考研全国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20万。
虽然这个数据只是预计,但也不排除有一定的可能性,毕竟2022年考研相比2021年考研人数来说,是暴涨了80万!
在报考人数猛增80万的情况下,录取人数不增反降,录取率仅24.44%!从报录比数据来看,考研确实是一年更比一年难了。
“520”这个数字很浪漫,大学生看着这个数字心里却只有压力,明知道考研越来越“卷”,学生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考研。
原因很现实,有学生表示并不是选择考研,而是不得不考研!
就目前来看,“考研热”将会是持续增长的状态。在社会需求水涨船高的今天,有没有一种方式,既不用投入极高的时间成本、承担沦为“炮灰”的风险,又能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呢?
答案是有!那就是出国留学。
通往硕士研究生的道路从来都不止一条,国际硕士就是一个兼顾“难度”与“双证”,较为理想的选择。
国际硕士部分院校大专学历就可以报名,入学采取免联考申请制的形式,有些院校还配有助教翻译,硕士证书经中留服认证后,效力与国内双证等同。
可能有的同学想问,中留服认证指的是什么呢?
国际硕士院校的硕士证书分为可认证和不可认证两种,认证指的是教育部直属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(简称中留服)出具的权威评估认证,这个认证目的是方便考取了国外证书的留学生、华侨回国后,能有一个国内可查的凭证。
当然,这并不代表不能认证的硕士证书是“假证”,不可认证只代表这所院校尚未与中留服达成认证合作,国家尚未引进这所院校的资质。
事实上,它们的资质依旧可以在官网查到,而且对于有意入职外企、中外合办企业的同学来说,也许反而更有竞争力。
综上所述,可能有很多同学还是想报考中留服可认证的院校,毕竟没有国家背书,总是不踏实,这种想法也很正常,毕竟经过认证的国际硕士证书,才能具有“双证”同等效力。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经本站整理和编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交流和学习之目的,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,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。管理员邮箱:y569#qq.com(#转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