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6-120次浏览来源:网络
(多少海归逃离北上广深?真实答案是……没多少)
本文为原创文章作者于娜在加国
每当家人问起Chris为什么非要去北京工作时,他就有些不耐烦地回答:“留在老家干什么?在农业合作社当出纳吗?”
Chris的老家在江西某县城,家庭条件还不错。高考凭借高分去北京读了大学,毕业后又去美国读了国际金融专业硕士。回国后去北京还是上海工作,他仍有些摇摆。但无论心中的天平如何摇动,留在老家从来不在他的选项里。
不要说是老家的合作社,就是传统银行也不在他的就业雷达图上。投行券商、基金信托、财税咨询才是他有意选择的就业领域。而这些行业,全都扎堆一线城市。
Chris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海归的选择。如果家里没有矿无需继承家业,也没有父母安排好的万里挑一的好工作,大多人还是会将一线城市当作回国后第一落脚点。很多海归不在乎就业城市与家乡之间的距离,因为多年国外生活早已让他们有了独立生活能力。
海归扎堆一线城市
CCG发布的《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》显示,新一代海归最偏好的国内城市依然是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。已经回国的海归人才所在城市中,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领先,其中超过60%的海归人才聚集在上海和北京。
海归的求职行业和职位以专业服务、金融、IT、互联网和通信这些热门行业的专业岗位为主,类似的行业企业通常集中在一线城市,这也是海归倾向选择北上广深的重要原因。
一线城市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,能够给海归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。不过,一线城市紧张的资源也吓退了无数人。
比如房价,辛苦一年还买不到北京三环一个浴缸的面积;比如买车摇号,无限趋近于零的情况下,8倍概率也不过是一个心理安慰。将“海归+北上广深”当作关键词,搜索结果最多的就是各种落户攻略,可见一线城市“一户难求”。
在这种情况下,逐渐崛起的新一线城市对于“捡漏”很着急,拼命设置利好政策吸引海归,租金优惠、创业政策、无门槛落户等大饼逐一砸下来,轮番在媒体造势,营造出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”的浩大声势。
以西安、成都等城市为代表的新一线,这几年简直成为幸福和安逸的代名词。对比之下,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山大,新一线城市确实对海归产生了一定吸引力。《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》显示:2018年的海归人才中,有6.7%选择新一线城市作为下一站。
这一届新一线,不太行
Chris坐上高铁去苏州看一圈,还是摇了摇头。他认为,所有将公务员岗位当个宝的城市,都不是他的理想选择。
《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》显示,海归进行城市选择时,看中城市的“国际化程度高”“具有多元文化,包容性强”。很显然,决定城市国际化程度和文化包容度的并不是星巴克的数量,留学生想找的就业城市,是能够接纳他们的身份、认同海归国际化背景的城市。
调查报告显示,回国后,超四成海归发生就业城市迁移。的情况具体为:一线城市之间迁移占比16.9%;从一线城市迁向其他城市占比提升,达到了8.4%。从这一角度看,海归确实在逃离北上广深,前往其他地区。但更值得关注的数据是,从其他城市向一线城市迁移占比16.5%。也就是说,一部分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海归确实逃离了,但是更多人迁回了一线城市。
在英国学软件工程的Dean,回国后选择一线城市的原因是经济形势。
2018年前后,互联网大厂裁员的消息让北京西三旗一片唉声。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,Dean觉得大城市就像是水族馆,虽然职位空间被挤压,但因为基数庞大,剩下的养分还够一缸鱼生存,只要愿意放下身段,总能找到工作。而中小城市的发展空间本来就是一个罐头,经过挤压后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压力。
“在北京上海工作,一旦被裁员还能欢欣鼓舞地期待N+1的赔偿,但在其他城市被裁员,N就不提了,1都不能保证。”Dean一针见血地总结。
问到Dean,如果真的在北京被裁员,他打算怎么办时,他无所谓地开起玩笑:“拿着钱,回老家,开一家网吧——学这个专业后回老家的同学不都走上了这条路吗?”
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经本站整理和编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交流和学习之目的,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,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。管理员邮箱:y569#qq.com(#转@)